詹姆斯韦伯望远镜能看200亿光年的距离。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能看这么远的距离,可谓是科学中的奇迹,200亿光年,就是光速传播200亿年的距离,这确实是个天文数字中的天文数字,培喊很多人恐怕连想都不敢想。笔者认为,这个望远镜能看这么远,当初设计者设计它时的初衷并不是用来观察星系,而是想尽可能的探索宇宙的边界,想要验证已经提出了的假想和证明新提出的宇宙理论,比如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扩张理论。因为这些理论涉及的都是宇宙极限的问题,所以说就需要尽可能的增加天文望远镜的观测范围,如果只是为了观察星光,不需要那么远的距离,除了拍摄星光,詹姆斯韦伯望远镜还有以下三个功能:
1、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除了拍摄星光,还有探测宇宙射线的功能:这里的射线并不仅仅是那种充斥在宇宙中的各种杂乱射线,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所携带的敏感的捕捉装置,可以捕捉到从宇宙边缘辐射过来的远古射线,然后解析这些射线的衰减,从而得出宇宙存在的时间,所以说,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有探测和解析宇宙射线的功能。
2、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除了拍摄星光,还有探测磁场的功能:科学家为望远镜加枝陆装探测磁场的仪器的目的是探测新的星球或恒星,因为只有星球和恒星才拥有相对恒定的磁场,这样望远镜就可以探测到更多恒星和猛中顷行星。
3、詹姆斯韦伯望远镜除了拍摄星光,还可以拍摄黑洞:黑洞并不能直接拍摄,而是用衍射原理间接拍摄,而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可观测距离足够远,于是可以大概率的遇到黑洞,这样就有机会拍下来。
发射48天后的詹姆斯韦伯望远镜,一切准备就绪,望远镜的反射镜面也逐渐调整到位,当前正对反射镜片做精确调整,自拍显然不是目的,而对反射镜片的光学成像,然后精调镜面才是真正的目的。
据NASA公布的资料,已经对满月大小的位置拍摄了多达1500多张照片,所有18张照片都集中在搜索区域的10%内,这表明望远镜的初步调整是成功的。可能大家都看不明白这段,因为韦伯望远镜是18块六边形镜面组成,这些镜面要以大致双曲面的模式,它每一块镜面都能单独成像,当然也能拼接成像,所以每一块图像拼接起来等缓哪于所昌碰拍摄天区面积时,并且成像清晰时调整就算完成了。
现在NASA宣布调整成功,不过承认还是粗略调整,毕竟从照片上看,星点非常粗大,而且还偏向一侧,这表是焦点位置不够精确,并且镜片还偏向一侧,当然NASA也表示未来仍然会有精细的调整,让我们拭目以待,拍出真正的第一张深空照。
韦伯icon传耐哪谈回的第一张照片是这样的:黑色背景上存在18 个模糊白点,但它们其实是同一个物体。这是韦伯太空望远镜开始拍照的第一步,接下来,地球工作人员将慢慢地对望远镜进行微调,分段图像识别开始了。
韦伯太空望远镜对准的是一颗名为HD 84406的明亮的、相对孤立的恒星,位于大熊座icon。韦伯的镜面捕捉到这颗恒星一系列的图像,工作人员将这些图像拼接起来,从而形成该部分天空的图片。韦伯有18面镜子,每一面镜子最初都是朝着天空的不同部分倾斜着。因此,此次实际上捕捉到的是这颗恒星的18个略微偏移的副本图像,其中每张照片都是失焦和扭曲的。工作人员把这些最初的恒星副本称为"分段图像"。
韦伯太空望远镜第一批红外全彩高清天文照片如期震撼发布!纯唤渗拍摄对象涵盖了星系团、深空场、行星状星云、恒星形成区等广泛类型的深空天体图像,下面我们来一个个介绍。
SMACS 0723星系团-深空场(46亿光年)
先行发布的是SMACS 0723星系团-深空场,由近红外相机(NIRCam)分波段拍摄(这让我一度疑惑是不是中红外相机还没工作)。图片中央区域是一个“相对较近”的遥远链辩星系团,距离我们大约46亿光年,这意味着韦伯拍摄到的这些光发出时,太阳系才刚刚形成……
星系团周围可以看到十数条纤细明亮的弧线,近似同心圆地环绕在中央的星系团周围,那是比星系团更遥远的背后星系的光在传播过程中被SMACS 0723星系团巨大的引力偏转后产生的畸变,类似于放大镜中看到样子。这就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透镜效应。
据称在这张照片中,拍摄到了数千个遥远的星系,其中一部分只有在红外波段下才能看见。为了大家能直观体会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强大,我特意找来了之前哈勃太空望远镜所拍摄的同一个区域昏暗的照片,做了一个对比图,大家感受下,曾经的人类最强的哈勃秒变渣渣有木有?
南环状星云,编号NGC 3132(2500光年)
晚上的发布会首先发布的是一个距离我们2500光年的行星状星云——南环状星云,编号NGC 3132。在早上发布的SMACS 0723是使用近红外相机拍摄的,而让人惊喜的是晚上发布的相片终于用上中红外相机!图一左边是近红外相机(NIRCam)拍摄的,而右边像午餐肉一样的那块就是用中红外相机(MIRI)拍摄的。
位于船帆座的南环状星云是一个双做脊星系统,较明亮那颗是颗年轻恒星,旁边较暗的是一颗晚年恒星,而周围的星云气体就是由这颗较暗的老年恒星喷出的。近红外相机的细节相当丰富,中红外相机的细节稍逊,但质量依然远高于此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照片。
作为对比,我特意找来了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同区域照片,大家感受一下@_@……
斯蒂芬五重星系,编号HCG 92(4000万光年)
第二张发布的是位于飞马座的史蒂芬五重星系,又称斯蒂芬五重奏。这是一个密近星系群和一个相对孤立的星系组成的五重星系,其中相对孤立的是左边那个编号为NGC 7320的漩涡星系, 距离我们 4000 万光年。另外四个引力相互影响的密近星系是NGC 7317、NGC 7318A、NGC 7318B 和 NGC 7319,距离我们约2.9 亿光年。其中NGC 7319星系中心是个类星体,拥有一个 2400 万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
国际惯例,上哈勃太空望远镜同区域高清无码大图作为对比:
你可能觉得哈勃拍摄的这张也很清晰,细节也很丰富,但你留意背景里的恒星和星系,差距就出来了。
船底座星云局部,编号NGC 3324(7600 光年)
最后一张是最漂亮的!!!我认为是……这是距离我们7600 光年的船底座星云 (NGC 3372)的一部分,编号NGC 3324。这里是一个恒星的摇篮,大量的恒星在气体云中诞生,又被厚厚的尘埃气体包围。使用近红外相机 ( NIRCam ) 和中红外相机( MIRI )得以穿过厚厚的迷雾,拍摄到星云里新生的明亮恒星!
这张照片漂亮得有点不真实了……怎么可以这么漂亮,我已经毫不犹豫地设置为电脑壁纸了(^_^)。惯例来看看哈勃拍摄的:
毫无疑问,这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红外相机为什么能拍到彩色图像?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色彩不是可见光所特有的吗?红外线怎么也能拍出彩色照片?是伪造的吗?
这要从我们为何能感受到色彩讲起。人的视觉是通过视网膜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接收不同波长的光刺激产生的电信号,其中视杆细胞不能分辨色彩,而视锥细胞的刺激则被大脑处理成不同的颜色。普通人有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对三种不同的波长敏感,这三种波长分别为564–580 nm,534–545 nm和420–440 nm,对应了红、绿、蓝三种颜色。
简单来说,色彩就来自于波长的差异,因此对于人的视觉来说,无论用任何波段的摄影设备,只要分别使用三种以上的波长进行拍摄,对这三种以上的不同波长拍摄的图像分别赋予不同的颜色,然后把使用图像合成在一起,就能获得一幅全彩的图像,正如你前面所看到的一样。
我是星宇飘零,关^_^注我,和你分享更多有趣科学知识。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